在歐洲足壇的頂層,豪門俱樂部對于其品牌價值和未來發展,絕不僅僅局限于一線男足的競技表現。拜仁慕尼黑,這艘德甲的巨輪,如今正將其戰略觸角延伸至一個日益重要卻常常被忽視的領域:女子足球的基礎設施建設。這并非簡單的升級換代,而是一次深思熟慮的戰略布局,旨在為女子隊搭建起一個足以匹配其俱樂部聲譽的專屬主場。
此番目光所及,是位于翁特哈興市(Unterhaching)的那座體育公園球場。長久以來,拜仁女足的比賽場地一直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:現有的校園球場容量僅為2500人,面對女子足球日益高漲的人氣,其承載能力顯然捉襟見肘,更何況慕尼黑市政府已明確否決了擴建方案。而宏偉的安聯球場,其磅礴體量對于女子比賽而言,又顯得過于空曠與不經濟。因此,尋找一個規模適中、設施完善的“黃金中點”,成為拜仁高層亟待解決的課題,翁特哈興體育公園便應運而生,成為了那個最理想的答案。
這筆潛在的交易,評估師給出的價格是756萬歐元,相對拜仁每年龐大的運營開銷,以及動輒數千萬歐元的球員轉會費(例如博埃的轉會),這無疑是一筆極具吸引力的“劃算投資”。更重要的是,這座球場的維護狀況良好,無需大規模翻新即可投入使用,這極大地縮短了投入使用的周期,也降低了額外的成本。對于一個追求效率和長期回報的頂級俱樂部而言,這樣的資產無疑具有極高的價值。
值得玩味的是,這場潛在的收購,對于球場目前的實際使用者——翁特哈興足球俱樂部而言,似乎并未構成任何阻礙。據透露,即便所有權從翁特哈興市政府易主拜仁慕尼黑,翁特哈興俱樂部的比賽仍將繼續在該體育公園進行,而俱樂部對此也表示理解并無異議。這背后,是兩家俱樂部多年來建立的良好關系——尤其是在2000年德甲爭冠的關鍵時刻,正是翁特哈興戰勝了勒沃庫森,間接助拜仁捧起了冠軍獎盤,這份歷史情誼無疑為如今的合作鋪平了道路。
在整個尋覓主場的過程中,也曾有過一些頗具“戲劇性”的插曲。據內部消息透露,拜仁高層甚至一度短暫地將目光投向了綠森林大街球場,那個慕尼黑1860的靈魂之地。試想一下,如果這座承載著死敵無數榮耀與心血的老舊球場,最終落入拜仁之手,那勢必會在慕尼黑城掀起一場軒然大波。然而,理性的考量最終戰勝了這種可能引發爭議的設想。綠森林大街球場的待修狀況,與翁特哈興體育公園的優良條件形成了鮮明對比,后者無疑是更為明智且實用的選擇。
從長遠來看,收購翁特哈興體育公園的戰略意義,遠不止于解決女子隊的主場困境。這座現代化且設施完備的球場,理論上也能為拜仁二隊提供一個更高標準的比賽環境——特別是在他們未來若能成功升入德丙聯賽之時。目前二隊仍在破舊的綠森林大街球場比賽,一個更優越的主場,無疑能為年輕球員的成長提供更好的平臺,這符合拜仁一貫的青訓理念和梯隊建設目標。
雖然最終的合同墨跡未干,但來自可靠渠道的消息表明,交易的各項細節正在緊鑼密鼓地梳理中,成功達成的概率極高。即便本周日拜仁慕尼黑的年度股東大會并未將其列為正式議程,但作為會員傳統提問環節的焦點,這筆交易勢必會引起廣泛關注。然而,鑒于其周密的規劃、合理的財務考量以及與各方的良好溝通,預計不會遇到實質性的阻力。
這筆看似平常的俱樂部資產交易,實則折射出拜仁慕尼黑在構建其“足球王國”版圖時的深謀遠慮和全面布局。它不僅解決了女子足球發展的現實瓶頸,更體現了俱樂部對多元化發展的承諾,以及對未來足球產業趨勢的精準把握。在現代足球的商業版圖中,頂級俱樂部的成功,已不再僅僅依賴于男子一線隊的輝煌,而是要建立在健全的青訓體系、日益崛起的女子足球以及穩固的俱樂部文化根基之上。而此次對翁特哈興體育公園的收購,正是拜仁夯實其根基,面向未來邁出的堅實一步。
 
  
  
  
  
   
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