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頂級足球俱樂部那些光鮮亮麗的帷幕之下,有時隱藏著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。最近,一則牽動全球體育界神經的案件,將我們帶入了巴塞羅那俱樂部前主席約瑟普·馬利亞·巴托梅烏所面臨的嚴峻指控。這不再是關于轉會費的錙銖必較,也不是賽場上的勝負恩怨,而是涉及數字時代里,權力如何被濫用,用以操弄輿論,甚至發起一場針對個人的“數字圍剿”。
昔日掌舵諾坎普的巨頭,如今坐在被告席上,直面指控。他被指控策劃了一場精心布局的抹黑行動,矛頭直指媒體巨頭Mediapro的聯合創始人豪梅-羅雷斯。此案的癥結在于,俱樂部被懷疑利用虛假社交媒體賬戶,對羅雷斯進行系統性攻擊。巴托梅烏的辯護,一如既往地堅定,他堅稱2017年聘請與I3 Ventures公司關聯的輿情監測公司Nicestream,僅僅是為了“監測社交媒體對俱樂部的評價”,而非授權創建任何虛假賬戶進行攻擊。他甚至表示,雖知曉這些賬戶的存在,但“從未瀏覽其內容”,試圖將自己與惡意行為撇清關系。
然而,庭審的進展揭示出與這份“清白”聲明相悖的證據。最令人矚目的,莫過于加泰羅尼亞警方在巴托梅烏住所查獲的“監測文件”。這些文件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彈,因為它清晰記載了俱樂部高層對這些虛假賬戶的認知情況。這不僅僅是“知道有這么回事”,而是掌握著詳細的運作情況。這無疑給巴托梅烏的辯護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,讓他的“不知情”之說顯得蒼白無力。
讓我們回溯一下這場“數字圍剿”的背景。當時正值巴薩經歷內馬爾離隊引發的動蕩,以及加泰羅尼亞地區政治局勢波譎云詭的時期。在這樣的復雜背景下,俱樂部投入巨資進行“輿情管理”似乎有其邏輯。披露的庭審細節顯示,俱樂部通過拆分合同,向Nicestream支付了高達230萬歐元的巨額服務費。如此龐大的開銷,究竟購買了何種服務?是單純的正面宣傳,還是更隱蔽的“負面清除”?
巴托梅烏時任辦公室主任馬斯費雷爾的證詞,試圖將該項目定性為“推廣俱樂部正面新聞”的“輿情管理”。他承認通過監測報告接觸過相關內容,卻又輕描淡寫地將其描述為“帶幽默感的批評而非煽動暴力”。這種“幽默感”的說法,與檢方出示的證據形成了鮮明對比——那些專門攻擊羅雷斯的網絡賬號,包括名為“《豪梅,一部恐怖片》”的社媒主頁,以及多個社交平臺上的惡意發聲,很難用“幽默”二字來形容。它們更像是精心策劃的誹謗和抹黑,字字句句都充滿著惡意。
受害者豪梅-羅雷斯在法庭上的陳述,更是讓人觸目驚心。他控訴在2018至2020年期間遭受了“俱樂部資助的系統性網絡攻擊”。這種攻擊是全方位的,通過抹黑手段,不僅嚴重損害了他的專業聲譽,甚至侵犯了他的家庭生活。一個本應代表體育精神和公平競爭的豪門俱樂部,竟然被指控利用其影響力,在暗中對一位媒體人施加如此規模的傷害,這無疑是對足球道德底線的嚴重踐踏。
巴托梅烏在庭審后,試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身處惡意網絡環境的“受害者”,甚至提及自己任內曾有60余個制作其個人表情包(代號“大雄”)的網絡賬號,試圖將本案定性為當時惡劣網絡環境的常態。然而,這種將有組織的、針對性的攻擊,與一般性的網絡調侃混為一談的論調,顯然站不住腳。個體用戶的吐槽和惡意攻擊,與一家頂級俱樂部資助的、有明確目的和目標的“輿情管理”項目,性質完全不同。
此案的判決結果,其影響絕不僅僅局限于巴托梅烏個人的法律責任。它將直接而深遠地影響巴塞羅那俱樂部的形象,一個在全球擁有數億擁躉的足球帝國,其管理層的誠信將受到嚴峻考驗。這起案件,不僅是西班牙司法系統對一位前主席的審判,更是對現代足球管理中,道德倫理與權力邊界的一次深刻反思。在信息爆炸的數字時代,如何防止權力在網絡空間中滋生出新的作惡方式,以及如何讓那些試圖操弄輿論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,正是此案留給我們的沉重命題。